大家都在搜

我新型潜艇交付要过十二道关 这批军人肩负质量监督



  渤海海滨驻扎着一支监造新型潜艇的军代表队伍,该队伍肩负着对该型装备的质量监督和军舰验收重任。这支被誉为“国之重器”监造官的英雄监造团队,伴随着改革兴装强军的铿锵步履,攻坚克难、接续奋战,在监造某新型潜艇征途上,用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国家利益举头顶

  凌晨3点,某新型潜艇建造现场依然灯火通明。刚刚合龙完毕的潜艇静卧船台,代表室全体军代表与船厂近千名技术人员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总体试水准备!”“打开一道阀!”“加压!”……一道道口令声中,潜艇各个部位压力表指针指向预定刻度。副总代表马俊带领总体组军代表,和工人一起钻进仅容一人爬行的舷间舱室,对身下超过数十倍大气压的“火药桶”进行检查,逐个点位确认后才会在军检单上签字。对军代表来说,签字就是履行国家责任:必须对装备、对历史负责!

  总代表张森森清晰记得在报验单上的第一次签字。那时,毕业不到半年的他第一次独立承担潜艇安全阀军检任务。安全阀,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部件,却对潜艇安全意义重大。为了准备这个签字,张森森提前学习相关工艺规范、军检标准。现场反复确认质量后,才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位卑未敢忘忧国。潜艇装备从生产到交付,大概要过“十二道关”,而军代表就是最后一道质量屏障。军代表把关尺度和底线,直接决定装备战斗力。代表室召开的大会小会上,总代表张森森反复强调:“潜艇要用几十年,战友们可能整个军旅生涯都在一条艇上度过。不把最高标准的潜艇交出去,怎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战友?”

  质量责任担肩头

  在监看平台,8块高清液晶屏依次排列,每10秒变换一次图像:画面中,弧光闪闪、焊花四溅,工人穿戴着防护设备焊接艇体壳圈;最后一块屏幕上,一排排跳动的曲线,实时显示着焊接作业的电流、电压、环境温湿度参数……这是一套由代表室自主推进研发的“数字化焊接管理平台及监控终端”。该系统的诞生,源于一个多年的难题:一直以来,在关乎潜艇“生命”的耐压艇体焊接工作中,不同电焊工完成同等任务,质量参差不齐,一旦出现问题还难追溯。

  以前焊工技艺吃“经验饭”,要精准监督,必须走数字化军检的路子。为此,总体组军代表组织多家科研单位,经过反复试验,研制了这套耐压艇体焊接可视化、数字化监督系统。通过该系统对焊接全程实时监测和记录,实现焊接数据精准分析评估,保证了耐压艇体焊接质量和可追溯性,耐压壳圈焊接缺陷大幅减少,时间缩短2/3,在国内同业处于领先。

  合格不是目标,优秀才是起点。代表室确立了“质量优良、性能可靠、工艺精致、外观精美”的工程目标,向行业前沿迈进:艇体外表面防腐,用上了高铁、港珠澳大桥的技术;保温材料,用上了航天发动机上的复合陶瓷保温层技术……“质量第一”的理念,贯彻于监造全过程。

  奉献青春终不悔

  投身潜艇监造,健康难免受影响。γ射线探伤,是工业上一种用于检查焊缝内部缺陷的方法,由于放射性比X射线强,工业上只在很小范围内使用。因该新型潜艇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只得选用γ射线探伤。一条焊缝有缺陷,实战中就可能造成艇毁人亡。因此,不管放射性多强,每次探伤作业,军代表都坚守现场,每一道焊缝成像片子都要一一看过,有疑点的还要复查一遍。

  面对国与家、得与失的抉择,这群军代表总是把使命高高举起,从未退却动摇。电气组组长袁阳和家人两地分居6年,每天晚饭后,视频通话成了袁阳的“必修课”,“宝贝乖,想爸爸了没有?你来说一下,我们的故事昨天讲到哪了?”视频中他眼看女儿一天天成长,笑称自己的孩子“在手机中长大”。军代表唐熊辉在试验现场一待就是几个月,孩子叫第一声爸爸,就是通过手机;副总代表高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参加试航曾错过孩子的出生和一周岁生日,手机是他与孩子们沟通的主渠道。

  这样一支倾力投入事业的团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先后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7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00多人获得单项奖励……代表室全体军代表将自己的人生融入潜艇监造事业,军检单上每一个签字、计划表上每一次出航背后,都蕴含着他们无悔的奉献和付出。

  (姚江、焦建仓、冀志轩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6日 06 版)




上一篇:台当局就美陆战队不进台湾发言:不评论他们内部事务
下一篇:东方军演系传统机械化作战演练 与我朱日和演练差距大
普京与特朗普通电话的情况
HHS监察主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