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城”浙江龙港改革记:吹响城市空间新格局
如今,站在新时代新阶段,龙港正面临着建设滨海生态新城“龙港新城”的攻坚战。

从荒凉滩涂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蜿蜒曲折的鳌江注入东海前,在南岸留下了一片滩涂。1984年在这片滩涂上建龙港之时,仅有5个小渔村,常住人口不到8000人。
据龙港第一任镇党委书记陈定模回忆,当时的龙港镇农渔业产值不足400万元。尽管背靠港口,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和资源优势,但龙港的发展还是掣肘于人力和资金的不足。
“现在很平常的人口流动,在那个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年代却是禁区。当时的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并且想城里要有一块地。”陈定模说,为解决落户难题,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在苍南县委支持下发文: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人来了,城镇建设靠什么?等财政、靠拨款?我们等不起。”陈定模说,依据当时的中央政策,龙港镇又提出“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这两项大胆改革举措,掀起了颇为壮观的农民“造城风”。
到1989年,龙港人口增至四万人。自此,龙港有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称号。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