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避险资金蜂拥而入 货基规模激增收益续降



 

  ⊙谢达斐 ○编辑 张亦文

  盛夏7月,货基在收益率持续下滑、多家公司限制大额申购背景下,单月规模增长仍高达约9300亿元,排名历史第二。

  货基规模暴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金面宽松。在货币边际宽松后,市场上资金充裕。二是投资品欠缺。今年上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市面上各类投资品种欠缺,各路资金纷纷回流至货基“避险”。

  货基收益率与规模“冰火两重天”

  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公布7月份公募基金规模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3.83万亿元,环比增长8.9%。其中,货基成为整体规模增长最大助推器,其7月份净值规模新增约9300亿元,占公募基金整体增长规模的81.4%。而在6月份,货基的净值规模较5月份下降了5779亿元。

  在7月份货基规模迎来大幅增长的同时,其收益率却连续3个月下滑。Wind数据显示,5月至7月,货基年化收益率连续下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24%、3.94%、3.63%。

  7月以来,受流动性边际宽松等因素影响,同业存单收益率持续下行。同业存单是货币基金的主要配置资产,且是货币市场重要的流动性指标,其收益率下行带动了货币基金整体收益率下行。Wind数据显示,7月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较6月下降了8.3%。

  在此背景下,7月份多家基金公司推出了限制货基大额申购措施,主要为了避免套利资金过快涌入而摊薄货基收益。据公告,广发货币、农银汇理红利日结、南方天天利等大体量货币基金均开始限制大额申购。

  即便如此,7月份货基单月规模增长仍高达9300亿元,在公募基金历史上,货基这一单月增长规模仅次于2015年12月。

  货基成各路资金“避风港湾”

  实际上,6月份以来,随着货币边际宽松持续发酵、权益类市场表现欠佳、各类基金清盘数量激增以及各类金融理财产品频频“爆雷”等,货基已然成为各路资金的“避风港湾”。

  有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机构买货基的热情很高。尤其在货币边际宽松后,资金到处在找货基买。

  北京某基金公司固收类投资总监也表示,货基规模激增的根本原因是在货币边际宽松之后,市场上资金突增。基于机构对资金未来仍会保持合理充裕的判断基础上,货基3.5%左右的收益率仍具备吸引力,很多机构尤其是银行仍会申购货基。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目前市场配置品种欠缺,因此不少资金流向货币基金。市场品种欠缺主要体现在权益基金表现欠佳、信用债持续疲软、大量基金清盘、银行货基型理财产品发行乏力以及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受到持续压缩等方面。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大多数权益类基金遭遇亏损。据相关统计,排除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拥有数据统计的2105只权益类基金中,1768只基金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亏损,占比超八成。据最新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数据显示,2105只权益类基金投资收益累计亏损1259.27亿元。

  同时,7月份大量基金遭遇清盘,导致部分资金回流至货基“避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份,以结束托管日期统计的清盘基金多达71只。截至7月底,年内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已达339只,是去年全年清盘数量的2.29倍。

  “对于这部分资金而言,货基更多是一个避险和现金管理的工具。他们并非看中货基的收益,而主要看中货基保本的作用。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如果转型后没有更强的竞争优势,那么,货基规模还会继续壮大。”天相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

  贾志同时称,委外资金对于货基的影响有限,只有一部分委外资金配置货基,体量不大。目前委外资金主要是回表,到期不续。

  此外,随着市场上其他类金融理财产品的频繁“爆雷”,也挤出了部分投资需求。盈米财富基金分析师陈思贤表示,近期P2P集中“爆雷”,不仅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挤出了P2P投资者的短期投资需求,有部分资金流入货币基金。

责任编辑:陶然




上一篇:机构委外新宠浮出水面 短期债基金火爆
下一篇:8月混基红黑榜:景顺长城刘彦春旗下4基金表现不佳
普京与特朗普通电话的情况
HHS监察主任报告